静年第五章-《似水年华静静过》


    第(1/3)页

    日子波澜不惊地流着,粼粼着阳光的碎金,波漾着月亮的清辉。春天的暖风依旧年年顾盼,但总伴着料峭春寒。日子平静如水,漩涡的阻涩行进在水下……

    流年暗潜着容颜,匆匆间雅和老公结婚已近十年了,甩甩头,伸出手指扳算,在老公家满打满算不知有没有两年。依旧如漂泊的游子,家总是在远方呼唤,哪里是定根的浮萍?雅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外面打工,就是在娘家住。雅就如一只心绪凄然的飞鸟,娘家是飞鸟温馨的记忆,永久的巢穴。

    那个被父亲双手打造成繁花簇锦的三层楼带小院是雅的娘家,父亲母亲住一楼,弟弟弟媳住二楼,雅住三楼。本是三室两厅的格局,三楼却没盖客厅。这样阳光更充裕,晾晒衣物更方便,被子枕头常年驻进了太阳的味道。

    更有那馥郁的花香沁了心脾,雅常是带了孩子流连花儿的美艳。雅每次吃完饭,洗罢碗就上楼了,楼上是静幽美好的世界。每次吃饭时间都是父亲在楼下喊:“小雅,下来吃饭。”

    父亲一生的主要工作就是上班和为家人做饭。他如勤恳的老黄牛,兢兢业业于自己的工作,年年劳动模范的奖状静等着他的到来。他如辛勤的园丁,把家修饰成美丽的花园。母亲在店里自己做饭吃,忙时就让隔壁饭店做好送过来,爸爸做好吃的也会送去。雅和女儿也常到母亲的店里,母亲的店也给人一种家的温馨感。

    父亲为家人做了一生的饭,从无厌烦的表情流露。家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样,如煦阳温润了他的心田,笑意浮上他的嘴角。父亲做饭很有味,他总是准备好充足的佐料,然后开始炒菜做饭。雅有时觉得父亲辛苦,想去做饭,但父亲总说:“不让你做,你做得不好吃。”雅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孩子般笑了,在慈爱的父母身边,雅觉得自己永远是不会被嫌弃的小孩儿。

    雅似乎什么饭都会做,但不知为什么做出来却不美味。挑剔的老公说雅做的饭是猪食,雅却不以为然,依然觉得好吃。

    父亲曾说雅太不讲究吃,一顿饭一个馒头吃饱就行了,而雅的姊妹们,没有菜是吃不下饭的。

    雅觉得人是为生存而吃,不是为吃而生存。现实生活中,人们为吃大费周折,穷其手段,耗时间耗精力,雅觉得实在不可理解。纵吃得再好,也还是要消耗掉的。

    雅曾看到有些文字记载:有些好吃的人把驴赶到炙烤的铁板上,驴子受热口渴,人们就把滚沸的热汤灌进驴嘴里,驴就这样被烤熟了。还有人把猴子的头凿洞,用管子吸脑髓……这些大概是久远年代的事吧。

    雅看到这些文字时有痛心疾首的感觉。这些人应是天性冷血,或是作为高级动物的兽性还没有泯灭。那受难动物的惨状已是令人目不忍睹,那些人又怎能吃得下去!这些人无异于猛兽毒蛇。

    与天空相比,人只是一缕云絮;与大海相比,人只是一朵浪花;与大漠相比,人只是一粒沙子;与大地相比,人只是一粒尘埃。

    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对无数生灵的存活早已做好了安置。你看天上的鸟,水里的鱼,草原上的牛马羊,上帝给了他们多大的食域空间。

    上帝给了人类种子,人们可以种菜种粮食种果树。人们吃的东西本已丰盛多样,为何还要贪婪地把魔爪伸向无辜的动物。众生平等,它们也是上帝的子民。

    人类有更多的事要做,如把生存的环境建设得更美好,让子孙后代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家园。人类脱离不了衣食住行,这些是人类的生存必需,但没必要过分的追求。

    雅生女儿的时候是在娘家那边生的,月子里老公来侍弄一个月便回去了。女儿睡眠很警醒,总是爱哭。深更半夜,雅还得抱着晃悠。好容易哄睡了,雅也疲惫地想入睡,可还没合上眼,女儿又大哭起来。雅只好再起来抱着女儿走来走去晃悠。两个月后,雅疲累得腰胯疼痛难忍,也许是喂女儿奶时,撩起衣服寒凉了腰,加之疲累的一直伴随。

    一次,雅抱着女儿下楼,走到二楼突然抬不起步子了。腰胯钻心的痛让她不敢抬腿,父亲看到急忙搀扶她下来。

    后来父亲带她找当地妇科名医抓中药吃才慢慢好转,那时父亲的身体已每况愈下,走路已步履沉重,出门都是老年电动车代步。

    雅自有了女儿,似乎从没好好睡过觉,想到老公家有几个人,回去他们可能会帮着哄一下。带着美好的希冀雅回了老公家,谁知晚上他们都象听不到女儿哭声似的一个个呼呼大睡。

    白天,雅哄女儿,洗衣服,洗尿布,忙如以往。老公和他爸妈到地里盘香菇,到吃饭时间他妈回来做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