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荀彧听闻,当即走到诸葛亮身侧,颇为奇怪的问道:“你还懂医术?” “啊!”诸葛亮回过头来,微微执礼躬身,“略懂,略懂。” “那你觉得,祭酒这病是否能有救?” “反正都——”诸葛亮不假思索的回了半句,但很快正色道:“若是全力施救,当然能行,但前提是他得戒酒。” “这酒客,对用药的影响很大,千万不可再饮酒,且食物要清淡,学生觉得……祭酒还能抢救一下。” 荀彧撇了撇嘴,心里一阵感慨。 你分明就是想说死马当作活马医,反正都快死了,不如试验一番你的所谓药方。 不过,所言倒是也不差,若是医者全在,彼此商讨可行,或许还真有办法,也看志才的命了。 若是真能挺过这个冬日,倒是也不错。 …… 下午,曹昂从军营赶回来,将境内所有名医都请来相治,且发出告示求医来问诊,一时动荡不少士人之心。 时下倒是也有人嫉妒不满,说大公子若是对每个人都如此关心着急,那么世间就能少些因病而死之人。 不过,如此说的,大多都遭人反驳唾骂,人家军中祭酒也是亲自带人平过不少灾害,且计定三州,大功之人。 为人洒脱恣意,有名士之风,如何能嚼舌根。 “此病,非致命耳!当以温汤为主,逐步调养,唯一便是要看是否可扛过这段时日。” “去年闻此处寒灾、蝗灾皆有能人治理,那么今年东郡之中,其祭酒如此病重,竟要求医?!那我千山万水,游至于此,岂非是白来一趟?!” “罢了,来都来了,且去一观!” 东郡南部某城之外,一人乘马车在城外告示看到了此示,而后命车夫快速驱车,前往鄄城去寻此事。 他这马车宽厚,在内有大氅齐备,且车上药箱极多,内部满是药箱,案牍上摆满书卷,此人面色慈和,胡须环嘴唇略有白须,双眸深沉且成熟,面部堂正,入车内既看书,丝毫不为车马摇晃所动。 此气度,一看便非是常人。 三日后。 戏志才的发热一直不下,但终究是不再恶化,而他本人也时而清醒,时而昏迷,这时已经有不少医者都到了宅院处施救。 各展其能。 曹操与郭谊,皆是回来,但两人都束手无策,郭谊虽懂,但没治过人,他懂养生,却没有亲手救过人,被曹操说是纸上谈兵耳,死活不让他上。 毕竟手法不够,若是用药量有所差池,容易把人直接弄死。 虽然他胆子很大,几次要亲自去配药,但被荀彧、曹操、曹昂死命拦下了,拦得满头大汗。 直到一人直接进了府院,和荀彧表明来意,表明身份后,立刻成为主心骨,荀彧命在场医者,皆听从其言。 然后他与众医商议,再而后亲自唾骂了几位答不对问的庸医,将之喝出院落之外,驱赶而走分文不给。 而后,入内一观,观其面,听其病症,再有所决断后从自己的药箱内拿出药材制作汤药。 一下午之后,出来时候仿佛耗费了不少精力,脸色略有不适,已经是衣衫尽湿满头大汗。 但是却松了口气,露出微笑,对在外等待的荀彧道:“放心吧,祭酒的体质还不算太弱,只是前日饮酒,导致这几日又有家中,现在断酒后,日夜服汤药辅,应当就有好转了。” 荀彧顿时拱手,知晓已经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候,方才他一直在和郭谊诉说此人的过往,已经曾有多少事迹,一直有方在外,治病救人无数,尤其擅长疑难寒症。 乃是医术大家。 郭谊此刻,到了近前来,对这长者拱手,道:“早早听闻,先生乃是仁心医者,乃是扁鹊在世也,今日祭酒能得先生出手,真是万幸。” “呼!过誉了,兖州仁德之地,自当出手相救,不必挂怀,”老者摆了摆手,但是这番夸赞还是很受用,故而满面红润,略带欣慰的笑意。 “多谢了!”郭谊重重地的拱了拱手,“仲景先生!” 老者脸色一愣,当即失去了神采,有些茫然的道:“老朽华佗……” 郭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