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荀彧坐在榻上,面色凝重不断思索,叹了口气道:“非是你所说之因。” “乃是讨董时,明公曾独追天子,遭致大败;初见时,明公曾倒履相迎,诉其心志;东郡得便时,举家创业,其心向万民,只为光复也;以及,无数次日夜深谈,明公待我如亲,承蒙其恩惠重矣。” 说到这,荀彧不免动容,起身踱步,负手而谈,感慨道:“为谋臣者,无不期盼此主,设一计得用,想一策得举,举一人则得青睐,如此夫复何求?!” “我等虽身负才学,却也苦于世道艰难,无可施展之地,如今唯有重铸我汉之声威,才有我等立身之本,天下皆裂土,何为立足地?” “说得好!” 戏志才眼圈极深,身体略有虚弱,但听见此话,却还是强撑着起身来。 荀彧缓缓走近,长叹道:“明公于我,宛若黑夜中的一缕皓月之光,为这漆黑世道,照了一条路。” “如何肯背弃也……” 戏志才已经坐在了窗边,盯着荀彧目光深沉,还是很激动的问道:“那若是!族中桎梏,往随之志,两难之时,如何决断呢?” 荀彧:“……” 荀彧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在问,当以后主公真的要走上那条路,而旧族、汉恩等顾为枷锁将他拷住的时候,要如何抉择。 他虽然没有回答,但是荀彧脸上一点都不迷茫。 已经重新回到了稳固成熟的模样,微笑着道:“自有决断,等天下一统,复见光明时,这些就已不是难题了。” 戏志才眼眸微微晃动,思索荀彧这话的意思,他有所猜测,但是不敢确信,不过最后,还是不再疑虑于此。 从枕头下面拿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荀彧。 道:“既如此,你将他请出来,可抵我之位。” “主公若是能来,我便去见他,若是不能来,且将此书信告知于他,并为我请此人出山。” “至于孟誉……他可托主公后事矣,为日后顶梁,万劝主公定要护好,不要令其中年早折!” 戏志才捏紧了拳头,眼中满是悔意。 特别是,说起中年早折时,眼神里全是自己的影子。 只叹,当初方略皆已达成,正是可大展身手与世间诸多英豪雄才,对弈比高之时,却不幸染上风寒疾病! 天妒也!! 可,得孟誉之后,又令他得见自己方略一一促成,如今三州之地为本,皆如当年所想。 也是天之临幸也! 又还有何奢求?! “这书信是……” 荀彧将书信放在手中,低头一观,其上所写送至之名,正是他心中所想的那个人。 郭奉孝。 “奉孝,若是奉孝来,其才情之高,接取你的位置倒是无虑,还是等主公来时再将书信交给他吧。” “呵呵呵……”戏志才当即笑了起来,摆了摆手道:“好,且等等看……” 这话说完,他似乎感觉劳累,于是稍稍长舒了几口气,又合身睡下了。 …… 荀彧出来之后,合上了房门,出来就看到诸葛亮和几名医官在一起商讨着什么,走过去稍稍听清,发现在问病情。 “病发后,发热,头痛,脉反沉,而且伴随身体有疼痛。” “小先生,你方才所说的桂枝汤,药量该当如何呢?” “且,祭酒在最近,有饮酒之事,是否当忌口?” 诸葛亮顿时愣住,嘴角一撇,道:“那就不行了,酒客不能食桂枝汤也,当戒酒方可。” “脉沉迟那是体内阳虚的表现,这药方用不了,但是可以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那这四逆汤是……” 这些医者也都十分好奇,这年轻人未及冠,居然对药理颇有了解,故而心中生出好感来,与他多聊了几句。 “以附子、干姜和甘草为主,再加阳性辅药,制为温汤服下,可以缓解此症,逆阳虚之症,其余的症状,还要再找药来治,很多药方,药材都名贵,价值不菲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