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荀彧茫然抬头,然后愣住眨了眨,然后心里百般不情愿的皱起了眉头。 孟誉。 “孟誉来见主公?” 郭谊笑得很灿烂,“没有,我来找你。” “哦,找我何事?”荀彧微微躬身,尽可能保持不苟言笑的态度,但是自郭谊从徐州回来后,现在对他的态度是越发的自然。 而且时常点评许多细小事宜,还会为他正衣冠。 偶尔让荀彧觉得,自己真的小了一辈。 但家族传下来的涵养,让他不和郭谊一般见识,只能尽量远离。 “要钱。” 郭谊摊开手,很自然的说出了这句话,“让你拨钱粮、矿产、木料和布匹,需要的量比较大。” “我在阳里亭置办了田产——”郭谊一停,很自然的改口,“我在阳里亭准备了农耕之事。”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 荀彧恍惚了一下,眉头紧皱。 “我准备了农耕之事,改良农耕用具,准备在阳里亭推行,需要大量的财物调度,可制作农具,如此来广为推及,这样可以令军屯,更为便捷。” “除此之外,我近日要去见陈登一面,求其家中书籍,与之共商水利之事,将钱财拨于我,省得我去找主公了。” 说话间,郭谊很自然的把手搭在了荀彧的肩膀上。 相比于当年初见时,他现在真的,放肆了很多。 “那,为什么要找我呢?你去见陈登,那是私交之礼,难道还要衙署为你出钱吗?” 荀彧平静的说道,准备回绝他的请求。 这种公私不分的事情,哪怕是自家亲叔父的唯一弟子,也不能给你开了先河,此乃是清廉之心也。 而且,你要钱居然当我面来要!!连个奏报都不肯写来!这种事情你口头上就想办了! 当真不要脸!!真把我当你侄子了是吧!!? 郭谊肩膀一紧,沉声道:“我去见陈登,是为水利之事,为民生计,是公事还是私事?” “公事。” “那我取此财备礼,能得其欢颜,而后促膝而谈,共商策论,难道不是公事?” “这是私事,”荀彧抬头盯着郭谊,满脸的无奈。 “文若呐,”郭谊苦恼咋舌,“明年麦熟时,你就不会这么说了,没想到我一身才学,竟然受阻于你,若是慈明泉下有知,将会如何?!” 荀彧:“……” 我真的是。 当时我就该把叔父的书籍全烧了,一本不留! 无耻之徒,无耻之徒!!呸! “唉!!” 荀彧实在是没忍住,一口气没上来,想起方才曹操所言,又是心绪复杂,不想再和郭谊继续争论。 “罢了,给你便是,不愿与你计较。” “这就对了,”郭谊顿时眉开眼笑,两人长袍收拢,负手自身后,并肩出院去,期间荀彧一句话也不说。 快出门时,郭谊知道他心绪不佳,于是认真的问道:“文若,怎么一点笑意也不见,可是,家里有事?” “你盼我点好吧,”荀彧叹了口气,也不愿把话说明,但一肚子话,却也还是无意识的说道:“你说,人凭心而活,还是凭盼而活?若身置泥潭,如何清名?” 郭谊顿时笑了,“凭心啊,再者说了,评价属于他人之口,你怎能管?唯有自己凭心而活,方可将所谓清名、浊名展于世人。” “我这么说吧,你名叫荀彧,但若是识字不全宛若典韦这等人者,恐怕要叫你苟货。” “但无论是荀彧,还是苟货,能为民请命,为乱世开太平,那不就是好货,顾虑旧制,何必如此?” 荀彧沉思许久,微微点头。 蓦然抬头,咬牙切齿的盯着郭谊,“你才是狗货!!我叔父一世才学!你都学了些什么!!”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