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永乐九年,北京皇宫一处偏室内。 “混账东西!” “一个个都反对我征伐漠北,理由都不带重样的!” 一大早,永乐帝朱棣就被气的不轻。 在当今大明皇帝的怒火下,房间内的几个心腹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朱棣顺手将手里的一份奏折摔在桌子上。 “我是好大喜功的人吗?” “就为了那点虚名锦绣,让我费这么大力气跑到漠北去亲征!?” “若不是我那次打的鞑靼人元气大伤,这群庸才能有这安稳日子来阴阳怪气我?!” 如今距离朱棣第一次北征鞑靼已经过去了两年。 眼下天下大定,一片欣欣向荣,所以朱棣决定借着这盛世的底子,再乘胜追击,备军征战瓦剌。 可没想到刚在朝堂上起个头,反对的奏折便如雪花般纷涌而至。 这可把他气坏了。 “老大至少还能从体恤百姓,蓄养国力的层面上说教一下。” “可你看看这老二呈的是什么鬼东西!?” 朱棣说道动情处,腾得一下从板凳上坐起来,让身边的几个亲信都心里咯噔一下。 “什么治标不治本,只是空耗国力!” “眼下花团锦绣,过后却是给子孙徒增负担!” “还让我帮蒙古跟乌斯藏牵头,把黄教给重新引回蒙古人?” 朱棣怒极反笑道:“这是嫌我御驾亲征没有带上他,显不出他的威风,” “所以要给他老子和大明再统合出一个大元来?!” 这番质问一出,房间里的气氛更加沉凝危险。 在场的几个亲信都是心中打鼓,生怕自己的皇帝看自己一个不顺眼,连着把自己也一刀咔了。 “陛下还请息怒,二皇子毕竟是行伍出身,年纪尚轻,于国家大事上眼界不够,” “但内里肯定还是好的,是想着为陛下分忧...” 半晌,见气氛愈发不妙,朱棣的亲信太监硬着头皮说了两句场面话。 “分忧!?” “他这明明是恨着他老子!” “想着法子来气我!” 太监话还没说完,就被朱棣暴躁的打断。 “他现在人在哪?!” “回陛下,二皇子如今还关在在昭狱内。” 一旁一身飞鱼服的纪纲被问到,忙上前低头回道。 “昭狱?我还当他早就偷跑出来了,才敢这么放肆!” “关进大牢也没让他悔改,看来还是牢里的日子太好过了!” 朱棣越听越气,前些日子他的二皇子,也就是朱高煦因为对太子嫡位有争议,被他关进大牢。 没想到没能捋顺他的反骨,反倒愈发膨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