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青新亲自上门收货,并将需要的物资给他们,有点以物换物的意思。 当然是扣除原材料成本以及利润的。 如此操作,不但让村民们顺利度过雪灾。 她自己将村民纯手工制品拿到网上去卖,也大赚特赚了一把。 于是乎,一个新的赚钱模式随之运应而生。 就算不是雪灾年份,依然可以将一些活计,派发给有能力完成的人。 这个模式,很快在南部四府十六州六十四县推广。 陈青新只负责把任务派发到各县,然后由县衙发给各镇。 镇里再派发到各村,村里根据各家各户的能力特长,派出适合的活计。 “新儿啊,你这方法真是绝了!” 刘村长今天算是涨见识了。 因为陈青新和陈青文用雪橇,把他拉到了她家附近的滑雪场。 还给了他一副墨镜,让他戴上以后,晴朗的天空瞬间变得暗了下来。 “这个叫滑雪场,我们每天都会在这里锻炼两个时辰。 不然,整天待在屋子里会闷得慌。” 刘村长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任由大黑它们拉着雪橇在雪地里转圈圈。” 地上的积雪直到过年都没有完全融化,所以,人们连相互拜年这个环节都省了。 “雪化得慢是好事,如果消融得太快,极容易造成雪崩或者水患。”陈青新为粘在身边的三小只解惑道。 冬去春来。 大顺 590 年 1 月 25 日。 这一天,书院在停课长达四个月后,终于迎来了热闹非凡的开学季。 陈青文带着晓晨又回到了余阳书院。 与此同时,靠山书院也敞开了大门,迎接首批学子们的到来。 靠山村,适龄的孩子们,一个不落地都进入了靠山书院读书。 这背后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 村民们都知道,只要能傍上陈青新这棵大树,未来的待遇肯定差不了。 看看那些普通工人帮她家做事,都有那么好的待遇。 要是自家娃能在书院里学出点真本事,入了陈青新那丫头的眼,得到她的精心培养,那以后可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 陈青新站在书院门口,看着孩子们充满朝气的脸庞,心中暗自思忖着自己的目标。 她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