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地位-《临夏》


    第(2/3)页

    路过欧家,学童们放学,欧夫子拿着喝水的竹筒从屋里出来,见到方临将他喊过来坐下:“方临,我听说你封了从五品锦衣卫镇抚的官,如今也是方镇抚了。”

    “夫子,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

    方临大摇其头:“咱胡同的人不太清楚,您还不知道么?就是一个名头好听的虚职。不怕您笑话,就这我还不了解,昨天宣读圣旨时,我听到锦衣卫镇府,第一反应还吓了一跳,下意识想起传说中穿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的锦衣卫,以为陛下要将我召去京师,让我查案抓人……”

    “哈哈!”

    欧夫子笑起来:“从五品的虚职,那也是从五品,领的是实打实的俸禄。不过,锦衣卫在民间的确是过度渲染,许多人一听锦衣卫,反应就是缉捕抓人的煞星来了。”

    方临笑着点头。

    前世,种种影视剧有意无意的渲染下,锦衣卫成了黑暗、血腥残、阴险的代名词,似乎提到锦衣卫,所有人就该战战兢兢、闻风丧胆,说不怕,反而是咄咄怪事。

    “夫子和我说说这锦衣卫呗!”昨日,董祖诰只说了这个锦衣卫镇抚的官职底细,关于锦衣卫本身更多的,方临还真不了解。

    他觉得,自己作为锦衣卫镇抚,还是有必要更详细了解一番。

    “这锦衣卫啊!”

    欧夫子说起来锦衣卫来历:“卫、所乃是太祖创立,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下设指挥室,指挥使下又设千户、百户等。锦衣卫的‘卫’字便是从此而来,乃是正儿八经的天子亲军。

    太祖时期,锦衣卫的前身叫作拱卫司,因有管理仪仗之责,又称为统辖仪鸾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光武十五年,才改置锦衣卫。

    要说锦衣卫的职责么,一为负责仪仗,凡是皇帝出行,狩猎,亲征,祭祀等等,必有锦衣卫相随。你说的飞鱼服、绣春刀,并非所有锦衣卫都能穿,也不是锦衣卫的常服和常用兵器,一般在重要场合,或者祭祀之时,方才穿着,一年之中用到的时候不多。

    对了,从此点来说,锦衣卫还是一个苦命活……”

    “哦?”方临捧哏。

    “上朝之时的仪仗,同样由锦衣卫负责。”

    欧夫子喝了口茶,细细道来:“你说这早朝,一般在寅时(凌晨五点)开始,大臣一般丑、寅交际之时(大概三四点)就要在左右掖门候着了,负责仪仗的锦衣卫还要更早一步当值,丑时就要准备着了,实在辛苦。”

    “尤其是太祖时期,几乎没有什么假期,太祖天天上朝,一天都不肯落下,那锦衣卫真是苦不堪言。相比之下,大前朝的顺成年间,陛下十多年不上朝,锦衣卫却是幸福了。”

    方临听着,颇感有意思。

    “锦衣卫职责,二为负责廷杖,即给百官打屁股。”欧夫子说到这里,却是抚须笑了笑:“如今,百官对此却是不怕的。”

    “夫子,这是为何?”方临问道。

    这可是打板子啊,还有不怕的?

    “到了如今,不比太祖时期,太祖那是全然不怕杀人,杀多少都不在乎,现在和那时截然不同了,文臣高举大义,可以和陛下分庭抗礼……”

    欧夫子没有说得太深,方临却听明白了,无非是读书人觉醒了,文臣觉醒了,法制完善了,皇权削弱了。

    ‘随着皇权削弱,文官可以拿着律法和道德与皇帝对抗。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扬名青史,被打几下板子又有何妨呢?自然不怕了。’他心中明悟。

    欧夫子见方临听懂了,笑着继续道:“如今,劝诫的、上书的,甚至与陛下据理力争的言官前仆后继,络绎不绝,陛下也不能将他们怎样,骂也只能由他们骂着,但气极了,打他们屁股却是常有的事。陛下金口一开,杖三十,殿外锦衣卫行动如风,冲进来就把要受廷杖的官员提出来,拖到午门去打屁股。

    要说这打屁股,也是有名堂的。官员脱了官服,草绳捆绑,头朝下,屁股朝上。廷杖所用乃是栗木,硬而不易折,用铁皮包着,铁皮上还有倒勾……据说啊,打板子有两种打法,执行之时,要留意旁边监刑太监动作,看是实打,生死有命;还是用心打,看似凶狠,实则只伤皮肉不动根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