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孙权大喜,立刻挥毫,写了一封书信,递给鲁肃! “子敬,你亲自走一趟鄱阳,将这封书信面呈公瑾,并将当下形势和众臣的意愿相告。” “若要用兵,不必等我回复,可先行发兵,再奏报我知!”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满堂众人心中暗惊:“主公对周瑜的信任,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孙权回到案头,拿起另一封书信,走到鲁肃面前:“这是新野孔明写给我的书信,多有求助之意,你也带着,一并交给公瑾。” 鲁肃拱手接过,纳入怀中。 “原来主公早就知道了孔明进入新野之事!看来江东的斥候,早已深入荆州内部了。” …… 凌晨。 大江上晨雾弥漫,远远望去,一片茫然。 浓雾紧锁的江面上,传来阵阵摇橹弄船之声。 一叶扁舟,穿破层层的雾气,从柴桑直奔鄱阳湖。 “子敬!” “你我自从上次分别,也有数年不曾相见了,今日来此,可要多住些时日!” 鄱阳湖的水寨门口,周瑜不着铠甲,一身白衣儒生的打扮,带领十几位武将,亲自驾船桥来迎接,把鲁肃接到大船上,两人并肩站立。 两侧皆是艨艟战舰,杀气腾腾,军容整肃。 “你平定山越之后,马不停蹄,连面见主公的时间都没有,就到了鄱阳湖训练水军,哪里有机会相见?” “如今屈指算来,只怕最要也有五年没见过面了。” 鲁肃看着威武雄壮的战将战船,雄姿英发的周瑜,不禁感慨万千:“五年不见,鲁肃一无所成,公瑾却已经成为了我江东的擎天之柱。” 周瑜哈哈大笑,亲抚鲁肃的后背:“子敬在柴桑侍奉主公,引为心腹,深的主上信任,怎能说是一事无成?” 说着话又指了指鲁肃,回头环顾甘宁、凌统、徐盛、丁奉众将说道:“昔日我随兄长孙策起兵的时候,军中缺粮,难以为继。若不是子敬慨然倾囊相助,把家里的粮食全部借给我,我早就饿死了,岂能有今日?” “子敬不但是我的大恩人,也是我江东的大恩人,以后你们众人,不可慢待!” “我就是子敬,子敬就是我周瑜!” 众将簇拥着二人,纷纷领命。 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武将各自站在两侧。 “子敬,你这次来到鄱阳湖,绝非与我叙旧的吧,主公那边,可有吩咐?” 左右献茶,周瑜轻轻喝了一口,微笑着 问道。 “大都督神算,果然如此!” 鲁肃说话之间,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放在桌上:“半月之前,新野刘备遣使往柴桑,给主公送来一封书信,希望主公能命你领兵攻打荆州,他愿为策应。” 周瑜伸手接过书信,展开细看,时而微微皱眉,时而又展颜微笑。 “子敬,这事你如何看法?” 周瑜将书信重新折好,放入信封之中,还给鲁肃,然后抬头问道。 “主公有意荆州,由来已久,这也不是秘密了。” “此次曹操率兵南征,意图踏平荆州,其心昭然若揭,天下人尽皆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