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蒋济的策略-《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3)页

    不管怎么说吧,司马懿这边也是够意思的了,到底还是挤出了一支军队,给郭淮送去了.而此时的郭淮,也在焦急的等待着这支军队的到来。

    就在郭淮想司马懿求援的这段时间里,酸枣延津一线的战况,再次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蒋济那边,出了的点麻烦。

    有一说一,蒋济这个人的战略眼光是极其出色的,谋略和胆略也不缺但,也仅此而已了。

    蒋济一直以来,都是当参谋的时候居多,出谋划策是他的强项,但他并没有什么领军经验,对军队指挥方面,其实还是稍微差那么一点的。

    而偏偏,蒋济这个人,战略眼光很好,他当然看的出来酸枣和延津的重要性,让他来坚守延津,蒋济也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

    因此,除了加强延津的防御外,蒋济也时刻提防着东面的蜀贼,会不会分兵突袭延津。

    结果嘛,蒋济倒是没有等来偷袭的蜀贼,却等来了堂堂正正,领兵来攻的蜀贼。

    而且一来就是两万兵马。

    蒋济又不是不懂军略.哪怕真的不懂,算数总是会的。

    自己手里只有五千人,对面来了两万人,一比四的军力对比,稍微想想都知道,这个延津有多难守。

    当然,多难守也得守.再说了,蒋济又不是没有遇到过这种极端的兵力对比。

    当年在合肥,蒋济手里只有三千人,而孙权带了五万士卒来进攻,最后的结果如何还不是被自己的一封信给吓退了?!

    一想到这里,蒋济决定,故技重施一下。

    虽然吧,蒋济也觉得这么做的成功率可能没有第一次那么高了.毕竟这事儿只要是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是蒋济成名的谈资,也是东吴那位孙大帝的黑料。

    蒋济觉得吧,估计那个叫姜维的蜀将,应该也听说过这事儿了,自己故技重施成功的可能性不太高。

    但是呢.有些事情,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兵法有时候就是这样,虚虚实实的,就看谁能沉住气到最后,不被人看穿罢了。

    所以啊,蒋济还是命人伪造了一封大魏朝廷送往延津渡口的信件,信中表示援军三日后抵达,希望蒋济继续坚守三日然后很“凑巧”的,让传令的军使被蜀贼“抓到”。

    姜维确实也看到了这封信.姜维当时就乐了。

    无他,姜维想到了某个在建业皇宫内安坐的大帝。

    孙权被蒋济一封信吓退这事儿吧,在这个时空,不过是借坡下驴的一种手段而已,可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到底是丢大人了。

    而且,这个时空里,因为孙权只打了两次合肥之战,并没有被满宠等人逮住连刷声望,因此孙权的两次合肥之战战败,反而成了孙权最大的黑料。

    被张辽八百突袭中军这事儿呢,虽然也显示了张辽的武勇,但最后张辽还是被周瑜领军逼退了,孙权看上去也没有那么惨,后来的撤军时,因为周瑜的预判断后,东吴将士也没有死伤惨重所以啊,在这个时空里,孙权的第二次合肥之战虽然也算输了,但到底没有第一次合肥之战的时候,被一封信吓退来的丢人现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