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接应石苞突围,然后直接领军退入江陵驻守,应该也不是一个坏主意。 至于郢县方向,州泰打的还算游刃有余,但问题是,如果南线撤军后,东线继续坚持的意义也不大了,倒不如趁着现在损失不大,提前收拢来的更好。 就这样,张溪开始做出自己的调整,准备下令全军回撤江陵.但这个命令,不知道为什么,张溪总觉得不太好下。 不是收拢兵力有什么困难,而是张溪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自己好像有哪里没有想到,内心的不安,导致张溪迟迟的不愿意下这样的命令。 所以.到底是哪里有问题呢?! 张溪开始,从头捋起了整个战役的时间线。 战役的起始,是诸葛恪领兵冒进攻郢县,然后才是东吴军大举围攻零阳县这好像有哪里不对吧?! 计谋设定的,是不是太过粗糙了?! 如果说,东吴军是先大举进攻零阳县,然后再出兵进攻郢县,张溪倒是能有个理解。 毕竟江南岸的公安可比郢县要重要的多。 东吴先攻零阳,威胁公安,逼迫张溪派出援军支援公安,然后再让诸葛恪进攻郢县的话,似乎看上去会更加合情合理一点。 否则的话,仅靠两万东吴军想要攻克有一万汉军守卫的郢县,不显得有点不自量力么?! 难道他周瑜就不怕我抢在零阳被攻之前,直接出兵配合郢县守军,先一步击破诸葛恪这一路进军么?! 还是说,周瑜就那么笃定的认为,自己不回从江陵出兵去救援郢县?! 虽然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多少有点太牵强了。 周瑜作为名震天下的名将,用计应该不会这么浅显粗暴吧。 这是一点,让张溪觉得不合理的地方。 而另一点,与其说是不合理,反倒说是张溪想的有点多既然你周瑜都能瞒天过海的跑到武陵郡去指挥作战,那么那个据报依然还在建业的陆逊,是不是真的就那么老实的在建业呆着?! 万一陆逊其实也不在建业,那他会在哪儿?! 如果是北上去进攻襄阳了,那还好一点,但如果.陆逊其实早就已经召集完了江东郡兵,秘密的屯驻在了江夏呢?! 张溪一旦派出王基领兵北上支援洛阳,这时候陆逊突然从陆路出兵,汇合诸葛恪所部,围攻郢县,直逼江陵.好像麻烦也不小啊。 张溪有点麻了,他不敢轻易下决断了,赶紧去命人召回王基,再议对策。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