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司马上奏-《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3)页
那和穿女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要是面对张溪这个差不多级别的蜀军将领还好说,反正就张溪在送女装这件事上的名声,再用这种计谋,司马懿不出战甚至还能得到一些人的支持。
可用这个计谋的人,是邓艾对司马懿来说,是妥妥的小辈。
向小辈认怂.说出去不太好听。
所以,司马懿想了半天时间,决定,演戏。
首先,司马懿表现出了相当的愤怒,但却又不得不隐忍的态度,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说辞,斥退了汉军的使者。
至于女装,司马懿没说收,也没说不收,用来拖延时间。
接下来,司马懿召集众将,装模作样的商议该如何面对现在的局面。
对于宛城的驻守将领们来说,邓艾这个女装虽然是送给司马懿的,但某种程度上,也同样是送给他们的.宛城上下,都在这个羞辱的范围之内。
因此诸将的态度很明确——整军出战。
而这个时候,司马懿又站出来,询问诸将,以三万士卒对战四万蜀贼,有没有必胜的把握?!
既然因为不想接女装而出战,那就必须要获胜,否则的话,一样为天下所笑。
再一个,如果出战失利,损失了大量的士卒,还有没有把握能守住宛城。
一旦宛城失守,蜀贼顺势进攻洛阳.大魏天子可就在洛阳呢,这个责任,谁能扛的起?!
如今的情势,其实跟历史上的情势是不一样的。
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的时候,司马懿是兵力占优,军械后勤也占优的情况,那种情况下避战不出,军中诸将肯定是不服的,所以司马懿这个“畏蜀如虎”的名声,得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现在,宛城守军在兵力上是处于劣势的,而宛城的地理位置又太过重要,不像五丈原,即使丢了还有关中三辅可以作为退路,宛城要是丢了,洛阳就直接在蜀贼的兵锋威胁之下了。
其中最要命的是,曹叡就呆在洛阳。
所以,当司马懿站出来分析完利弊后,稍微有点脑子的将军,都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确实,现在的局势下,只要能守住宛城,就是最大的功劳,而出战,也许能胜,但一旦战败,后果不是宛城的这些兵将们能承受的。
但问题是不出战的话,名声怎么办?!
难不成你司马懿真的要穿女装?!
那我们这些在你手下奉命作战的人怎么办.跟着一个穿女装指挥战斗的主帅作战,这说出去,我们的名声也没了。
因此,诸将对司马懿的分析,内心是认可的,但求战,依然在继续。
总要表现出自己的态度嘛,反正我们是不愿意避战的,但主帅非要一意孤行,我们作为下属,也没办法不奉命而行。
司马懿也知道手下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心累啊!!!
驻扎在宛城的这些将军们,大多都是颍川出身,而他司马懿,是河东世家出身。
当初这帮将军在张辽帐下的时候,因为张辽是武将,也不是什么豪门出身,跟他们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因此还能合作愉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