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考虑到如今张溪被围在重泉县,后路有可能被魏军切断的风险,赵云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分兵! 赵云亲率一万骑兵先行出发,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直奔曹真大军的后方。 而剩下的两万步兵,则在赵云的副将苏则的带领下,前往重泉县支援。 这个苏则,就是曾经的曹魏护羌校尉苏则。 一个在《三国演义》里毫无戏份,但却能在《三国志》里拥有自己传记的大才。 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因为刘备军完成了断陇,断绝了曹魏重返凉州的可能性,而苏则镇守的凉州又遭遇了赵云和凉州叛军的前后夹攻,无奈之下,苏则只能选择投降。 但这不代表苏则没有能力,事实上,到了这个地步,任何人都无法在凉州挽回败局就像已故的陇西郡太守游楚说的那样,只要蜀军完成断陇,那西北之地就尽归大汉,这个大势无人可当。 苏则投降,不是他无能,是大势如此而已。 不过苏则投降后,出于对故主恩义的怀念,以及刘备集团对凉州降将的不信任,苏则一直是处在一种游离的状态,虽然迫不得已的呆在凉州,但苏则并没有想着出仕刘备集团,而是一直在武威郡赋闲。 不是所有人都有徐邈那样的好运气,能同时得到赵云和张溪两员重臣的看重举荐,从一郡太守直接升任为一州刺史.换了苏则是徐邈,有这种待遇,也不会选择跟曹魏一条道走到黑的。 苏则一方面不受刘备集团看重,另一方面自己也不是很愿意为刘备效力,因此苏则一直在等,等曹魏朝廷派出使者跟刘备交涉,换回自己,以及和自己一样,投降后困在凉州,但心怀大魏的忠心臣子们。 但.曹丕连遭败仗,又忙着称帝巩固国内政局,哪有时间来考虑这些人的生死归属。 再一个,在曹丕看来,你们都已经投降了,再说什么“心怀大魏”,多少就有点显得可笑了。 因此,曹丕一直没有派人跟季汉交涉这方面的事情,倒也不是纯粹的忘记了。 而到了如今,曹丕都已经过世了,曹叡继位,更加不可能还记得西北有一群人,等着他去赎回呢。 因此,苏则失望之下,最终还是选择答应了出仕刘备集团.人不能一直活在过去,苏则认为,自己为曹魏坚守了十年,已经算是对得起曹魏之前对自己的厚遇了。 实话实说,你要是让苏则向塞外异族投降,那苏则估计是宁死不干的能出任护羌校尉的人,对这种民族大义,有着天生的敏感。 但投降刘备,跟投降异族政权的性质完全不同,不管是曹魏还是季汉,都是汉人政权,大家争夺的,也是这个汉人天下的所有权。 因此,苏则投降刘备,虽然有一定的心理负担,但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而这次选择重新出仕刘备集团,也有说服自己的充足理由。 因此,实际上苏则这次出仕,并没有三心二意的想法。 可对赵云来说,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其实赵云依然不是太相信苏则.一个因为感怀曹魏恩德,近十年不愿意出仕大汉的人,突然选择出仕,你能完全信任这个人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