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些事可为,有些事,宁死不可为.这就是刘备的底线和坚持。 也正是因为刘备比起其他的乱世军阀多了这么一条底线,并且始终贯彻在执行自己的理念,这才会被后世人称赞为“仁义之君”。 乱世之中,坏人能成事不奇怪,但这样坚守底线依然能成功,这才是时代最需要的。 不管是什么时代。 总而言之,刘备宁可速度慢点,用主力大军去进军槐里,硬碰硬的去跟曹真,郭淮干一架,也不想派出羌胡杂骑,仗着骑兵优势去追击百姓的迁徙队伍。 这事儿,汉军阵营中,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诸葛亮,魏延,赵云等人,是知道刘备在长坂坡的经历的,自然不会没事儿找事儿的说这些废话,而庞统和一些荆州派将领,对刘备的性格和做派也同样非常了解,自然也不会有人主动站出来触霉头。 至于益州派将领们荆州派都不说话了,他们益州派闲着没事儿干的站出来干啥?! 这又不是什么好主意让羌胡异族去追击大汉百姓,这得是多缺心眼,多想遭人恨,才能提出这种主意来?! 当年曹操派出虎豹骑,目的也不是冲着百姓去的,他那是去截杀刘备的.只不过曹操根本没有考虑过那些跟着刘备的百姓在这样的乱军之中,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而已。 总而言之,这么一搞,刘备自然不能在武功县继续休整,而此时的诸葛亮,也没有对刘备急于进军有任何反对的态度。 诸葛亮只是希望刘备能谨慎行事而已但如今的情势,你再怎么劝刘备也是白搭,面对百万丁口的诱惑,就是诸葛亮也保持不住平常心。 所以啊,这事儿,真的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随时注意提醒刘备就是了。 而刘备这一路快速行军,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起码郭淮和曹真,是真的没有想到刘备居然来的这么快,雪还没有完全停呢,刘备就已经距离槐里不到五十里地了特么蜀贼是怎么过来的?!飞过来的?! 曹真和郭淮都搞不懂这个,但如今敌军将至,两人也不得不想办法,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他俩也是没办法,谁让曹丕的诏令就是这么下的呢。 也不知道自家天子是不是真的脑残了,还是贾文和这个毒士年纪大了,脑子有点不好使了.百万丁口的迁徙啊,这可不是小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内能做完的。 当初曹操为了迁徙汉中和武都两郡的人口,硬是拖着跟刘备对峙了两个月,这才慢慢撤兵武都和汉中两地加起来,也不过是四十余万人口而已。 现如今,三辅地区百万人口,曹丕居然要让自己等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全部撤回关内?! 开玩笑呢吧! 知道刚刚从渭水撤退回槐里的曹真和郭淮,接到这样的诏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么?! 特么老子现在连能不能守住三辅一个月都不知道,哪有心思组织三辅百姓撤入长安?! 可天子诏令就是这么下的,曹真和郭淮总不能来个抗旨不遵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