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议事(一)-《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3)页

    说白了,曹丕现在真的有点信不过曹休了这个曹家的千里驹,因为老打败仗,没事儿还不听自己指挥,曹丕现在对曹休已经有点反感了。

    刘晔一看曹丕这个架势,顿时也明白了,又想了一下,再次说道,“若陛下实在不放心,臣还可保举一人,前往镇守许昌,必令许昌无碍!”

    曹丕顿时眼睛一亮,急切的问道,“不知子扬保举何人?!”

    “乃太原人,故司徒王允之侄,散骑常侍,王凌,王彦云。”

    曹丕一听是王凌,顿时有些犹豫。

    不为别的,就因为王凌是王允的侄子。

    有一说一啊,王凌这个人,其实跟司马懿,司马朗等人的关系都不错,曹丕其实也认识这位但王凌到现在还只是散骑常侍这么一个闲职,多少跟他的身份有关。

    他是王允的侄子。

    王允是谁啊?!

    大汉前任司徒,三公之一,一手连环计除掉了国贼董卓的大汉栋梁。

    别管王允除掉董卓的真正动机是什么,至少在这个时代,对他王允的评价,那就是大汉忠臣,国之栋梁。

    而曹魏,虽然是走了正规的禅让流程,从汉献帝手里继承过了天下.但具体怎么回事,他曹丕能不知道?!

    王凌这个大汉忠臣王允的侄子,虽然曹操在世时,一向夸赞说他有大才,但曹丕真有点不敢用。

    谁知道王凌对于蜀贼是什么态度啊,万一他认可蜀贼那边的自立是延续大汉,那回头自己派他去守许昌,他连城带地一起投降了关羽好了,关羽都不用进攻宛城,立刻就有了深入中原的跳板了。

    还是一个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跳板。

    因此,曹丕很是犹豫。

    而刘晔,也看出了曹丕的犹豫,同时也猜到了曹丕犹豫的原因.但这时候,刘晔是一句话都不说。

    不是不能说,是不适合说。

    王凌是王允的侄子,曹丕都这么不放心.刘晔可是根正苗红的光武帝血脉,汉室宗亲,他能说什么?!

    某种程度上来说,刘晔的这个推荐,也是夹杂着一些私心的。

    太祖武皇帝可以基本做到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刘晔现在也想看看,当今天子,到底有没有这个魄力。

    而曹丕这个人,虽然是小心眼了点,但终究不是无能之辈。

    “诏令,加封散骑常侍王凌为豫州刺史,即日起赶赴许昌,总督豫州军政。”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