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经济作物-《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3)页

    而且这个东西不太适合跟其他作物一起套种,从成熟时间和周期来说,倒是适合跟水稻一起种植,但跟粟米的种植周期有冲突,因此最好是另外选择种植地比较合适。

    诸葛亮一听山岗上和低洼沟都能种,这就足够了。

    这意味着这个油菜花它不占用良田啊。

    但张溪所说的对肥料要求比较高,这个诸葛亮还得再考虑考虑。

    毕竟现在的粟米和稻谷对肥料的要求也不算低,如果油菜花也占肥的话,那就代表了不能常年种植,否则会损坏土地肥力的。

    这是一个利弊都有的东西,但考虑到它的出油量,诸葛亮直接问张溪要了一大批的种子,打算回去好好尝试一下,说不定在成都也能种出一大批这种东西来。

    没办法,油这个东西,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有用了。

    不管是人吃,还是用来做军事物资。

    一说起这个军事物资呢,张溪又给了诸葛亮一个惊喜。

    南中有桐油,不能吃,有毒,但可以用来烧.但南中的桐树是野蛮生长的,根本不存在管理,如果诸葛亮手头有不错的管理型人才的话,那张溪倒是可以尝试着在南中种植桐树,生产出来的桐油专门作为军事物资,而菜籽油和豆油这些东西,还是留着给人吃比较好。

    诸葛亮一听这话,立刻开始从夹带里找人,很快就找到了两个人选。

    一个叫龚禄,巴西人,离的南中不远,也算比较熟悉南中的生存环境和气候条件的。

    另一个叫王士,就是建宁郡本地人,现在在成都当功曹。

    这两人能力都不错,又是本地人出身,让他们来建宁郡帮忙,交给张溪指挥,专门负责农业和山林的管理,应该没问题。

    聊完这些,诸葛亮才正式的跟张溪说起南中的矿产,以及南中各大世家的事儿。

    诸葛亮虽然是过来坐镇分配的,但毕竟还不算熟悉地方,肯定要先搞清楚这里面的交情关系,才能真正的下手。

    不仅要问张溪,诸葛亮接下来还要见李恢,见孟获,甚至远在永昌郡的王伉和吕凯,诸葛亮也打算召见一下。

    同时,诸葛亮还带来了刘备的封赏诏书。

    还是跟历史上一样,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把南中四郡分割为六郡。

    牂牁郡和永昌郡不动,越巂郡和建宁郡都被一分为二。

    越巂郡分为越巂郡和云南郡,建宁郡被分为建宁郡和兴古郡。

    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分化南中,免得南中再起大规模的叛乱。

    紧接着,就是一阵封官赏赐。

    永昌郡内坚守的王伉和吕凯,各自升官,王伉由永昌郡郡丞升为永昌郡太守,而吕凯则调任新成立的云南郡太守。

    李恢被封为建宁郡太守,同时为了表达李恢这次平叛的功绩,刘备还拜李恢为安汉将军。

    同时,张溪表奏的马忠,也由县令一越而上,成为牂牁太守,马谡则被命为越巂太守,另外一位兴古太守则由孟获来担任。

    张溪自然是庲降都督,汉中王府司马,同时刘备还特意给张溪拜了一个将军衔——兴汉将军。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