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看完江夏赋税和丁口册的鲁肃,立刻就知道,自己一换三的想法,可能又不能成了。 这要是换成鲁肃,他也不换呐。 本来鲁肃还以为自己又得白跑一趟的时候,刘备却突然提议,可以用江夏郡,加上长沙郡的一半,交换南郡。 这是刘备自己的决断。 首先,周瑜控制的,也不是整个南郡,襄阳以南的部分南郡地区,依然在曹操的手里,而东部乌林等地,也是早早的就给了刘备,不算江东的控制范畴。 所以,江东能拿得出来的,也就是大半个南郡而已。 其次,现在江夏郡大发展,丁口和赋税大幅度增长,又没有经受过多少战乱,各项基础设施都完备,江东一旦得到江夏郡,就可以立刻获得收益。 最后,关于长沙郡北部的一半土地,那地方本来就是刘备势力和孙权势力犬牙交错的地方,现在刘备做出了让步,退出这些地方,全部交给江东方面。 而长沙北部,基本就是巴丘那一带,那边算是云梦泽地区开发相对成熟的地方,如果江东能够围绕巴丘湖开发出另一个产粮基地来,也可以弥补失去南郡这个产粮基地的损失。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刘备自认为双方都能接受的换地计划。 别说,鲁肃仔细的思索了一下刘备的这个条件后,也有点心动。 当初刘备刚刚占据荆南四郡的时候,鲁肃提出来一换三,那时候还算是公平合理,毕竟荆南那地方,要发展真的很困难,云梦泽不是那么好驯服的。 但当时周瑜不同意,这事儿就给否决了。 现在呢,本来鲁肃也觉得挺公平的,直到他看到了江夏的赋税册和丁口册。 确实,继续一换三,刘备集团吃的亏有点大,现在这个方案,其实隐隐算起来,江东占的便宜依然不小。 毕竟桂阳一个郡的总丁口数,可能都没有十万人。 这里的丁口数,说的是可以缴纳人丁税的自耕农,不包括那些被世家隐匿掉的人口.这些人,对官府来说,一不能征税,二不能发动徭役,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但鲁肃并没有立刻的给孙权写信,而是向刘备提出了,他想在江夏境内逛逛,走走,考察考察的想法。 得看看实际情况如何,别回头只是账册上漂亮,实际上这些数据是刘备集团对江夏横征暴敛的结果。 刘备自然同意,并且找来了张溪,陪同鲁肃到各县去转转,顺便视察一下工作,年前回来就行了。 至于为什么是张溪他是江夏郡丞啊,他不去谁去。 江夏郡可是没有设置太守的,只有关羽以偏将军的身份暂督太守事。 你总不能让关羽去陪鲁肃吧。 再一个,当初在江东的时候,张溪和鲁肃就是旧相识,伱不陪着,谁陪着?!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