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曲辕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3)页

    曲辕犁的结构并不复杂,零部件也就那么多,有经验的工匠稍微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

    诸葛亮找来军中工匠,让他按图制作,只是这位大匠一边做,一边跟诸葛亮吐槽,说他在家种地十几年,就没见过这样的犁莫不要被人骗了。

    张溪在一边听着吧,怎么都觉得不是味。

    果然,让这个年代的人接受新鲜事物就是那么难,哪怕这个东西也就领先了只有一两百年的时间。

    曲辕犁彻底成型,大概是要到晚唐,但曲辕的犁出现,那是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距离现在也就是一两百年的时间而已。

    大匠隔天就交付了一台曲辕犁,而诸葛亮也早早的找来了有经验的老农,和一头温顺的耕牛。

    老农把曲辕犁套在牛身上,然后左看看,右看看,似乎找到了诀窍,开始扶着犁耙耕地。

    诸葛亮顿时惊异到瞪大了眼睛,看着一人一牛进行耕地。

    曲辕犁真的可以一人一牛耕作,而且土地翻耕可通过机关调节,既可深耕,亦可浅耕,更适合不同农作物生长。

    比起往常的长直辕犁,曲辕犁掉头更加方便,不需要重新套牛掉头,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就一点不太好,曲辕犁这个东西,好像有点费犁头。

    因为这次老农采用的是深耕,才耕种了不到两亩地,这个犁头就有些开裂了,虽然能继续使用,但多少影响耕地效果,老农请示诸葛亮,要不要更换犁头。

    诸葛亮对此,颇有微词,而张溪觉得不可置信。

    再仔细一看,张溪顿时恼了。

    “谁让你用木头做犁头的.就算是长直辕犁,他的犁头也不是木头的吧?!”张溪质问着工匠。

    可工匠则是一脸尴尬的看着诸葛亮。

    工匠是军中大匠,他确实不缺铁器,给做个包铁的犁头不难,但他不敢做。

    没办法,诸葛亮下的命令,军中铁器使用都需要严格审查,不能擅自用于他处。

    这个命令,本来是为了防止一些将领以公谋私,贩卖军械的。

    但现在.反正大匠是不敢给曲辕犁做包铁的犁头的。

    诸葛亮也是一阵尴尬,不得不写了一份手令给大匠,让他快点去打造一个包铁的犁头过来。

    但张溪有点看不过眼了。

    “军师,一块铁皮的事,还要丞相亲自下令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张溪很委婉的劝谏道。

    到了蜀中那会儿,你好歹也是“二十仗以上悉决之”啊,怎么在荆州,你连一块铁皮也要管?!

    这不怕自己累死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