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另一位刚才没有发话的室友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自己就是蓉城人,特别喜欢江侃的那首《成都》,前不久才刚带着女朋友回了一趟家专门去了柳志恒的小酒馆朝了一次圣,然后把他的女朋友也给发展成了江侃的歌迷。 “同意,应该是第三,这里面的歌手我都听过他们的歌,没几个唱歌唱得有侃叔那么好的!” 刚才那位室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显然这段时间大胖和小伟两人把他们给“毒害”得不轻。 小伟没有跟着他们起哄,他本来是只打算看完侃叔的表演就继续去图书馆学习的。 但偏偏这次侃叔抽签抽到了第八位,他也就只好放弃了今晚的学习计划,老老实实地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侃叔最后一个上场。 “嘿,怎么今晚唱的都是古风歌曲啊?” 第一首歌是张达开的《一剑斩天》,他们都还觉得很新奇。 第二首蒋丽丽的《江南夜雨》,也都还觉得非常有意思。 但是到了第三首慕容天王演唱的《云天遥》,就开始觉得有些同质化严重起来,进而对夏国风的歌曲有了一些抵触的心里。 不仅是小伟他们寝室。 在电视机前守候着的其他的观众们,也都有了这个感觉。 就跟一个蛋糕再好吃,连吃好几块之后也会觉得有点腻是一样的道理。 …… 很快,八人的演唱部分便播放完毕。 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却都陷入了一种懵逼的状态中。 “我说……怎么感觉这最后一首曲子,味道有点不对啊?” 某所大学的食堂中,满满登登地坐着围观电视的学生。 “也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但总是感觉有些怪怪的?” 其中一个留着波浪长发的女生,好奇地看向了自己身旁的姐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也觉得有点儿不对,这个音乐听起来怪怪的,总觉得是有点儿……不连贯?” 被她提问的那个女生也有些疑惑,不大确定地说道。 “是啊,我也听出来了,好像这首歌的作曲者并没有使用全部的音符,那个4和7好像都没有用到啊!” 旁边一位留着时髦发型的男生听见她们的议论,也转过头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对对,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发现了这一点,他这首歌里没有4和7!难怪听上去这个古怪!” 另外一个同学也是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真的吗?写歌还能专门挑出一些音符不用的?7个音就有两个不用,那不是整整少了28.57%的音符了吗?这样还能写出好听的曲子来?” 看来这应该是一个数学非常好的同学,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数。 “我也觉得好别扭,总感觉听起来怪怪的,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啊!” 又有一个同学加入了讨论,满脸的恍然大悟的表情! “嗨,你们这些乐盲,人家这样的作曲方式那是有说法的!古典五声调式,知道不?” 一个脖子上架着一副巨大的耳机的男生听见了他们的议论,颇为不屑地转过头,现场教学起这些夏国人中间流传得并不是很广,但音乐生却基本上都会知道的知识。 “所谓的古典五声调式,就是少了4(发)和7(西)这两个来自西方音乐体系中的音符,它发源自咱们夏国的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是当时的古人使用编钟等乐器进行音乐演奏时的编曲音律。” “后来的各个朝代基本上也都是沿用了这样的音律进行音乐的谱曲,只是到了十五世纪中后期的时候西方的七声音乐调式随着大航海的发展,而逐渐流传到我国,这才有了我国音乐家逐渐的尝试使用这种全新的编曲方法。” “但是因为后来我国的音乐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逐渐都接受了这种新的七声调式,认为使用了增加了4和7的方法会让乐曲的旋律更加完整和丰富,所以七声调式的使用便越发广泛起来,而我国古代的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则逐渐式微,被人越来越少的使用。” “哦!原来是这样的,这位同学你真是见多识广啊!” 食堂里的众人都纷纷夸奖起这位音乐系的同学来,让他的脸上不仅显出了一缕得色。 “那这么说,使用这种古风五声调式作曲的这位作曲家,对古风歌曲的研究可是不得了啊?尽然能用它谱出这么优美的曲子……” 有同学又感叹了起来,明显的这最后一名歌手的演唱效果要比前面四位同样演唱夏国风歌曲的歌手的古意要更足一些,而且歌词也是写得特别的好,既有韵味,还富含着很多的生活知识与诗情画意。 比如那个天青色等烟雨,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 因为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先降雨才能有天青。 但词作者这样倒过来说,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既押韵又极有一种浓浓的期待感,就如同“我”在等“你”时的那种期待恋人出现,久盼而不来的淡淡忧思。 “嘿嘿,这首歌的词,可不仅仅是一般的恋曲那么简单啊!” 另一位不知道是历史系还是中文系的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出自何处吗?青花瓷,其实原名为汝窑,专供宋时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 “所以,这首歌的作者不仅精于音律,而且还更是对于历史与典故都烂熟于胸,并且是文学造诣高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写出这么好听的歌名,和这么经典的歌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