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杨铭的计划-《大明的脊梁》
            
            
            
                
    第(3/3)页
    众人都已经无语了。
    烈酒....烈酒的秘密其实已经不在是秘密了,除了一些百姓不知道以外,很多的官员都知道工业酒精的危害,现在朝廷已经非常严格的制定了不少关于烈酒贩运的条例,其中有一条便是严禁在大明境内出售。
    毕竟烈酒就是工业酒精的附属产品,在遂州,烈酒产业与工业酒精的产业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主流产业,远近不知道多少人靠着贩运酒精或者制造相关的配套产品发财。
    没错,就是发财!
    哪怕是做陶罐都能发财!
    而这些烈酒早就已经源源不断的贩运到很多地方,因为物美价廉,甚至现在已经深入到了好多个国家。
    没有人知道,就在前几天,户部就已经收到了自从烈酒开始贩运后税收最大的一笔数字!
    一百二十八万两!
    光是这个数字就已经让几乎朝堂上弹冠相庆了!
    这么多的银子不仅仅是解决了朝廷目前的窘迫问题,而且还为多国的关系做出了一些贡献,至少很多地区因为烈酒的流通变成了相对平和的区域。
    不得不说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可是,杨铭,你刚才说到了盐巴!盐巴哪里来?”刘仪又提出了他的另一个疑虑。
    要知道,盐巴其实一直就是一个问题,哪怕是到了后世也会有局部地区供应不足的情况,而作为明朝这样的一个几乎完全是手工业的时代来说无疑盐巴的产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
    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而来这一diǎn,盐巴对于粮食来说最然重要性要低一些,但是绝对是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以宋朝而言,但是一斤盐巴的交换价值就是一头牛,而这样的交易方式甚至延续到了明朝开国,哪怕是现在的价格也不过是两斤盐巴换取一头牛。
    其实明朝产盐的地方不少,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暴利让很多盐商甚至走私朝外面卖,更有甚者直接在盐粒掺杂沙土贩卖,特别是以两淮盐商为最。
    “盐巴并不是问题,就好比刚才说的,对于那些异族杨铭和诸位的想法一样,只要只不死人那便好了!至于盐巴,我相信会有很多,在明年的这个时候煤炭集团将以每个月一百万石的盐巴投运到大明各地,当然也会有五十万石的盐巴送到各个边集!”
    “一百五十万石!”
    当即就有人大声的叫了起来。
    整个大明朝一年的产量也不过如此,可是杨铭....他那里来的那么严吧?
    “杨铭你可不能胡说!”李道远显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百五十万石那已经不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所谓的煤炭集团能决定的事情了,这样的事情必须由朝廷监管才行。
    “我没有说大话,相信诸位其实已经知道了水泥的作用了!”杨铭对众人道:“自从上次广州那边出现了倭寇劫粮赋后我就已经让人去了广州那边!”
    对于这件事李道远和刘仪也是知道的。
    杨铭的准岳父夏.商就是因为那件事而差diǎn儿杀头,要不是杨铭从中周旋,指不定现在夏.商已经在菜市口来上一刀了,可是杨铭提到了这儿显然并不会无的放矢。
    “广州近海,诸如广州以及周边地区其实就有不少地方煮海盐!”杨铭淡淡的说出了下文。
    煮海盐!广东甚至许多沿海区域百姓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大明朝除了内地有数的盐井外主要的盐产就是靠煮盐而来,只不过一斤海水煮干之后不过是一两至二两的产量,而且耗费的柴火并不少,因此即便是很多人都在煮但是并不能满足大明百姓的巨大需求。
    ps:今日章节送上!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