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永宁的高中经历-《孩子的进步》


    第(1/3)页

    无论局面多么残酷,尽可能多地增加孩子上学时间,多学一点前人的知识与经验,这样就会大大减少人生路途犯罪的可能性。

    于是,我们动用社会关系为王喜乐在离银川二十公里的永宁县的一家高级中学寻得上高中的机会,这所规模6000人左右的学校,其分数线也高达565分。

    2012年8月29号,是正式学生军训结束后的准备日,这一天我们也到学校报到了。

    王喜乐被分在高中九班,全班六十多人,班主任是位三十多岁姓马的数学老师。马老师特别与我单独谈了谈,他强调像王喜乐这类分数低的学生,一般身上都有一些不好的毛病,所以希望家长能与老师好好配合共同把孩子管理好。

    从马老师办公室出来,走在去学生宿舍楼的路上。在经过体育场时,我看到一群体育特长生在那里训练。

    “喜乐,你篮球打的很不错,要不你象他们一样,练一练,考个体育专业。”我指着体育场里的训练的学生说。

    “不。不管怎样,我也不考体育专业。”儿子考虑都没考虑就回答了我。

    “为啥?”我问。

    “不为啥。每天打打篮球还是很不错,但根本不想搞这个专业。”儿子回答的更干脆了。

    “依现在的学业情况,你考别的专业难度太大。”我加重语气说。

    “天下又不是学习一条出路,我打游戏的师傅每月最少能赚五千多元钱呢,而我现在打游戏也开始能挣到钱了,觉得自己的水平与他们也差不太多,只要再努力努力就能赶上他们的专业水平。”儿子很认真的说。

    “专业与业余有着天壤之别,其中所隐密的差距不是你们这个年段孩子所能理解的。”我也很认真的说。

    “为啥?”

    “我1993年培养的一名学生被专业拳击教练看上,后来这名学生进入国家队。在六年多的国家队生崖中,虽然他与第一名感觉上就差一点点,但始终没有得过全国冠军,始终在第二至第五晃悠。对了,李小龙哥哥你还吗?”我问。

    “记得,一辈子也不会忘。因为你带他们训练的时候,那帮高中学生与我玩的很熟。”王喜乐迅速回答。

    “你小龙哥哥2007年高中毕业进入体育学院,他在2010年夺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院校组400米冠军后,也被国家队教练看上并调入国家队,虽然他与国家队那些老队员只有一步之差,但二年过去了还没有实现超越。我想说的是,专业与业余之间的那层窗户纸看似不厚,若天资不够可能一辈子也难捅破。因此,每个人想把爱好发展成专业,其过程最好一步一步的检验自己,看看天资够不够,那种一股脑的把所有力量压到一个方向的做事方略是违反天地大德的,也是种只顾眼前功利的愚蠢做法。”我很认真地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