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还有就是,康小子很快就要娶亲了,年内大家伙儿还能在老宅这里挤一挤,等到过完年了,到时候肯定是要去村子里其他地方另外起一块地皮,盖新宅子的。 而这一切,都需要钱。 钱从何来? 刘氏那边早就不做生意了,镇上瓦市的水果和蔬菜生意全部交给了康小子,连荷儿都带着春霞去投奔了三丫头。 所以家里这块的主要经济来源一方面是康小子做生意,另一方面就是杨华明在道观做事了。 如果自己这边抽掉,那家里真的就…… 所以杨华明没有底气开那个口。 杨若晴怎么能看不出杨华明的感激和尴尬? 她澹澹一笑道:“四叔,你不用说那些客套话,也不用想着怎么报答我。” “我救你是应该的,因为你是我四叔,我是你侄女,就这么简单!” 一句四叔,一声侄女。 讲真的,直接就把杨华明的眼泪给勾下来了。 他重重吸了一口气,对杨若晴说:“同样都是侄子和侄女,完全不一样!” 一个救我,另一个却要杀我,这到底是怎么了? 杨若晴拿了一块帕子给杨华明擦拭脸上的泪水。 “四叔,别想那么多了,大堂哥是大堂哥,咱是咱,别混为一谈了。” “而且,在你昏迷的时候,我爷和我爹都已经商量过了,正式把大堂哥从族谱里除名,等回去了,到时候连带着他从前住过的前院,都给拆了重新来该屋子!” 说到这儿,杨若晴不得不佩服一下老汉的魄力。 老杨家的堂屋盖了很多很多年了,杨华忠他们都在那里长大的。 老汉特别看重那堂屋。 几许风雨,那堂屋的屋顶瓦片不知道破损和修补了多少回,屋子里面的墙壁也是出现了很多次的裂缝,屋嵴横梁之类的,更是换过一茬又一茬。 十年前,杨华忠他们兄弟就建议过老杨头把老宅前院的堂屋推了,再重新翻盖。 钱,三房和五房出大头,其他房出小头。 其他人都没有异议,唯独老杨头不乐意。 问其原因,老汉是这么说的,说那前院的堂屋,不仅仅是用来住人的屋子,而是一段回忆,承载着一段历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