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一夫多妻制的起源-《医心记》


    第(3/3)页

    刘太后听张惟昭说得如此直白,大为惊讶。儒教只告诉众人,女子贞洁、不嫉妒是天经地义,男子刚强,女子卑弱是天道使然,从来没人敢这样解释妇道的起源。这话听起来十分离经叛道、数典忘祖,但细细想来,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

    “可是你说过的,在大西洋州却是一名男子只能有一名妻室?”太后追问。

    张惟昭又想了一想,再度化繁为简道:“一夫一妻制养育子嗣的方式和一夫多妻不同。从男人的角度来说,一夫多妻是希望广为撒种,这样虽然有孩子会夭折,但也总有孩子能活下来延绵后嗣;一夫一妻是希望夫妻同心协力,倾尽全力把夫妻俩个有限的几个孩子养育好,让他们都能存活下来,这样血脉就不会断绝。”

    “从女子的角度呢?”

    张惟昭想说从女子的角度当然是想结婚就结婚,想不结就不结,想生育就生育,想不生育就不生育的好,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这些太后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张惟昭说:“有些女子还想东食西宿呢!但一妻多夫难以普及。立足现实,我当然觉得一夫一妻更好。不过即便是在一夫一妻制的大西洋州,有些有权势的男子,也会有数名情妇,不少私生子女。”

    “看来即便是大西洋州,要男子只钟情于一人也是很难的。”

    “是。不过大西洋州也有很多贵女,一生有过很多情人,丈夫死了也可以再嫁。有些女人甚至膝下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父亲。”

    “哦?居然有这样的事?你亲眼见过吗?”

    “嗯。我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张惟昭悚然一惊,顿了一下,接着说:“我在家乡的时候听西洋和尚,也就是传教士说的。”

    她看向太后,只见太后眼睛里闪耀着狡黠和探究的光芒。太后刚刚特意话赶话问得轻描淡写,张惟昭不防备,无意之间一句“我在英国的时候,见过不少”就要脱口而出,幸而突然发现不对,打住了。

    太后也发现了张惟昭的停顿,觉得大有意趣,玩味了半天。太后在不用勉力扮演天下之母、女性表率的时候,被压抑的好奇心就会显露无疑。她总觉得张惟昭这个女孩子不简单,因此琢磨张惟昭到底是什么样的来历也成了太后的一个乐趣,时不时就要试探一下。

    因为有了这个插曲,刘太后心中的郁闷消散了不少。一些压在心底多年,觉得这辈子都不可能说出来的话,她突然很想说一说。

    “先帝的钱皇后是个贤良女子。”

    张惟昭刚刚被下了一跳,正在心里面抹冷汗,忽听太后转移了话题。就松了口气。刘太后和先帝以及钱太后之间的公案,她也听说过一些八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