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德国制香肠手艺人-《共筑未来》


    第(2/3)页

    “谢谢!”曲丽华从罗宾手里接过,很是高兴。

    来德国,特别是一些小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香肠,一根红色的猪肉肠尺把来长,被煎得油亮亮地起着焦皮,吃进嘴里,肉嫩的溢出汁,皮脆的嚼出声,台子上还摆着介末和西红柿酱,随你挑选,常常把个吃肠子的人、尤其是孩子们,不是吃得嘴边挂红就是挂黄。

    很多德国人会夸自己,“我们的肉肠煎得最用心!”

    罗宾带着大家去采访了有传统制作香肠手艺的人家,他们都很有经验,他们面对镜头时,还是非常的骄傲。

    接受采访的一位香肠店主巴特老人面对镜头十分烦恼从容坦诚。

    “我们经营香肠店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祖孙三代都是做个工作的,非常兴旺,一件简单的事,想要把它做到很精益求精,确实不容易,虽然只是一个手艺,但是我们却以制作正宗的德国香肠为骄傲,我们有传统的秘方,刚开始开了一家店,后面陆续增添了另外三家香肠店。”

    “生意还是挺不错的,大家很喜欢这个口味,信任我们,吃了以后,还会有回头客!”

    “但说起来,都说每一个行业都听不容易的,我们这个行业也是这样的,看着别人靠着那几种肠子在明斯特广场赚钱,虽然是个令人垂涎的买卖,却也不再是当代年轻人的理想工作了。”

    “年轻人,克和我们中年人、老年人不一样,时代不同了,年轻人也没有父辈们能吃苦了,谁愿意每天披星戴月、鸡都没叫的时候就起床,痛哭流涕地切洋葱、备料,打扫、装车,然后站在煎锅前,不停地煎呀煎。”

    “那夹着洋葱味道的油烟,腻着你的头发,钻进你的皮肤,几个小时下来,人就变成油烟机,回家后立刻要彻底清洗,否则那味道就会在你所经之处留下痕迹。”

    “香肠老板们每天每过着油烟机的日子,这种生活在年轻人眼里没有什么魅力,太辛苦,太累了,他们喜欢赚钱轻松的工作,我也十分烦恼,没有一个儿子愿意接我的班,问他们为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