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蒙古国景点-《共筑未来》


    第(2/3)页

    “我再带你去看看蒙古国的母亲河,图拉河,发源于成吉思汗的故乡肯特山,全长约700公里。它是鄂尔浑河的支流,并经色楞格河流入贝加尔湖。”

    当周森带着采访团队赶到图拉河,看到的景象令周森惊讶,图拉河出现了部分河段断流的现象。

    “这是怎么回事?”周森不解的问。

    赵宏叹了一口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很多,一是全球气候变暖、干旱以及荒漠化进程的加剧,二是这些年图拉河上游及沿岸数十公里建起了一些企业和大量居民楼,建筑和冬季取暖造成的乱砍乱伐现象严重,植被急剧减少,自然环境恶化和人为破坏使图拉河水流量逐年减少,如果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几十年后图拉河可能成为历史。”

    周森十分感慨,“一定要好好保护,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人类要思考如何和自然和谐共处,在发展人类文明的同时,也要兼顾自然环境的保护,如果河流没有得到保护,荒漠化、干旱进程加剧,就会让人无法生存。”

    “是啊!保护自然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必须重视!”

    赵宏又带着周森去参观博格达汗冬宫,这座宫殿位于乌兰巴托市南郊,建于博格多汗山脚下的图拉河畔之临山近水、地势平坦的川地,是蒙古最后一位国王博格达汗在冬季居住的宫,属汉藏式殿宇建筑。

    博格多汗宫的前庭广场,位于中轴线之南为一砖雕精制的大照壁,居中照壁池心砖雕以海水礁岩、二龙戏珠之浮雕,两侧壁墙与主壁斜向内收呈八字状布列,池心无饰,整体青砖砌就。

    照壁与头道宫门之间,布列有一四柱三楼垂柱无斗拱大木歇山式牌楼一座,明间内置兰底金字匾额,上书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乐善好施”。

    里面陈列着蒙古王公贵族华丽的服饰及生活用品,还有邻国各国国王贵族送给活佛的珍贵礼品等。

    一座面阔九间大殿,其正面及两山置以围廊属大木斗拱硬山式构制,这是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大殿,屋顶居中置一面阔三间周施围廊的二层楼,属大木歇山式构制,但在二层屋脊的居中又置一歇山式方亭。

    这种建筑方式让周森觉得很熟悉,蒙古国还是与中国有些历史渊源,蒙古的建筑也受到了满、汉文化的影响,其中融进了蒙藏民族的装修文化内涵。

    赛音山达戈壁沙漠是世界上最北面的沙漠,尽管在蒙古语中,戈壁沙漠意味没有水的地方,恶劣的自然条件成为扼杀生命的凶手,原始、粗犷的美却也吸引着无数旅行者犯险涉足。

    赵宏找了一位当地牧民作导游,带着大家一起去近距离的领略戈壁沙漠,感受一下不同的异域风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