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文后没有署名,只有日期。看完之后,吴道笑着对孟一虹说: “孟姐,这篇告示很有意思。它分明就是一篇宣言书,甚至可以说是一篇檄文。古有陈琳骂曹操、骆宾王骂武则天,今有无名氏骂方州学院领导。这要是放在六七十年代,那就是一张大字报啊。” “看上面的内容,这应该是学院里的一个老师写的,针对的就是这一次的职称评聘。”孟一虹说。 “你说这会是谁写的呢?” “我猜不出来。” “这篇告示感情充沛,文采也不错,还引用了左思的诗,我觉得更像是咱们中文系的老师写的。孟姐,你说这会不会是辛少卿老师写的?”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你不要乱说。学院确实有不公平的地方,但也不像这篇文中写的那样暗无天日。写这个告示的人八成是评职称失败,一时气不过,才这样写的。他既然没有署名,想必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如果学院领导知道了是谁写的,肯定会严厉惩罚的。我们不要管这些事情,就算真知道是谁写的,也不要说给别人听。更何况,我们根本不知道是谁。保护别人,也是保护自己。” “我知道了,孟姐。” 吴道和孟一虹离开阅报栏,去吃早饭。他们回来的时候,那张告示已经不见了。此时,他们还不知道,那个早上方州学院中心校区所有的阅报栏都曾出现一张告示,之后又被撕掉。 上午,吴道去给学生上课时才知道,原来中心校区所有的阅报栏早上时都贴了那张告示。由于那篇告示在人们吃早饭的时候就已经被撕掉,所以真正在阅报栏看到了那篇告示的学生和老师人数并不多。 尽管如此,因为告示的内容太过“劲爆”,还是很快就扩散开来,到下午时就已经满校皆知,连其他校区的师生也得到了消息。人们议论纷纷,说有人在学校里贴了“大字报”,并且猜测作者是谁。 似乎每一个系里都能找到几个可疑的人,谁也不能确定究竟是谁写的,也不能确定写告示的人和贴告示的人是不是同一个人。越是猜不出,就越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关注度。 方州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在躁动中度过了一天。吴道和孟一虹都以为告示全部被撕掉,事情就过去了。他们没想到,真正的高潮在第二天才到来。 次日上午,方州学院领导班子和各系、各部门负责人召开了碰头会,研究阅报栏贴告示的事件。下午各系、各部门又召集全体教职工开会。吴道和孟一虹参加了中文系的会议。 在会场上,吴道看到,中文系几个领导脸色都很难看。会议开始后,系主任做了发言: “大家可能都听说了,昨天早上咱们学院中心校区的每一个阅报栏都出现了一张匿名的告示。那张告示我现在就有一张,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念了。 上午院里开了会,院领导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那张告示已经被定性为污蔑性的大字报,要求彻查到底,不论是谁,一定要抓出来。 咱们中文系的老师,我还是了解的。像贴大字报这种事情,咱们系里的老师应该干不出来。 但是,如果真是咱们系里老师干的,你现在站出来承认,我还能保你。要是等到被人抓出来,那时候就晚了,院里一定会严惩。要是现在不方便出来承认,会后单独找我也行。 如果哪个老师知道大字报是谁写的或者谁贴的,散会后也可以来找我。最后我再说一句,有什么意见就当面说出来,不要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