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1 回忆(三)-《公子不器》


    第(2/3)页

    王行早就怀疑陆平和桃大娘的身份,现在情形看来,自己的怀疑基本没错。

    石长庚说过,陆平从军是大治元年前,只是伙头兵,一个做饭的,怎么可能带领过三百多将士。而桃虎不过十六岁桃柔儿十四岁,也就是说桃虎的爹最早死在大治十一年。大治统一后,四方臣服,并无大的战事,先帝依然在位。只有大治十三年,先帝驾崩,北殷衷即位,太后曾发动过一场名为嘉奖实则清剿的政变,即将大量血祭军公布于众。使得他们这些官场皇室恨之入骨的眼中钉,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由暗箭射穿。王行看着眼前这两个人,“血祭军”三个大字在他脑中不断出现。

    狱卒打开监狱大门,李良和闪身进来,走到石一鞍门外,看了看石一鞍,没有说话,回身又走出。

    临出门停下,像是突然记起,喊来牢头。

    “今天晚上夫人寿宴,留两个人守着,其余都过来吃酒吧。”

    “是,大人。”牢头喜笑颜开答应。

    入夜,牢房果真剩下两人看管,陆平知其意,却不敢相信李良和真会如此。逃跑他们就是逃犯,而李良和失职也将受到牵连。为何要如此?陆平百思不得其解。

    李良和抱了两坛酒大摇大摆走进牢房,

    两名狱卒受宠若惊,赶忙迎上去接过李良和的酒坛。

    “大人,您怎么来了?”狱卒激动的问。

    “奥,叫他们都喝,偏把你俩剩下干着苦差?”李良和大笑,“大人我都知道,只有平日里最不会巴结人的才会被留下,可也只有这最不会巴结人的,他才是真正当差的。”

    “大人,您这么一说,我都要哭了。”两狱卒跪地,其一人答,“我们还以为您都不知道。”

    “傻话!起来吧,今天我来陪你们喝酒,你们也不能藏着掖着,得仔细跟我说说张牢头的事。”

    两狱卒一边倒酒,一边说着张牢头各种徇私贪污,帮人传带,违令探视。石一鞍们静静地站着,看着两个狱卒渐渐爬下去,掉地上,醉过去。

    这时李良和突然清醒站起,跑到牢门口打开大门,瞬间进来数十佩剑黑衣蒙面人。

    “李良和要干什么?”陆平猜不到,只感到不妙。

    为首的黑衣人进来拔出剑,锋利的宝剑削铁立断,牢门打开。

    “出来吧。”李良和对石一鞍们说。“赶快。”

    李良和拿出钥匙交给两个黑衣人,黑衣人近身,帮八人打开脚铐手铐。

    “什么都不要问?跟着她们走。出去了之后她们会告诉你们。”李良和话毕朝陆平点点头,请陆平放心。

    “我们这样走的话,也还是朝廷钦犯。”陆平疑虑。

    “但你们是自由的钦犯,自由,便有无限可能。”

    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天定的“命运”,那些被称作“命运”的人生,只不过是另一个可能的自己。顽强的人生从来都不是在跟“命运”抗争,而是坚持不懈同另一个自己作战!我们举着打倒“命运”的旗帜,都只是为了成为心中那个更好的自己。在人生的道路岔口,不被“命运”引诱击败。

    闷热在旁晚响起的雷声中终结,闪电撕开无数条通天的路。桃柔儿将饭菜热了三次,还是没有等到石长庚和王行归来,石一鞍和桃虎也因不能开饭趴在桌子上郁郁寡欢。陆平坐不住了,套好马车,便要到赶着车去城门口候着。雨越下越大,桃柔儿不放心,喊住陆平,撑着伞小跑着上了马车。

    “少爷你要一起去吗?”桃柔儿撩起车帘,探出脑袋,问还在花厅爬着的石一鞍。

    石一鞍知道桃柔儿是想让自己在父亲跟前表孝心,遂懒懒回道:“不去了,那么大个人,还能被这点雨困住。你们也别去了,说一定你们去接他还要挨骂。”

    桃柔儿又朝着桃虎说:“哥哥,你来驾车吧,这么大的雨,老爹眼睛不好使。”

    桃虎应声答应,看了一眼没有反应的石一鞍,走到门边,带上斗笠穿上蓑衣,三两步跃上马车,一挥鞭,出了后门。

    “你也别生一鞍的气,他就是嘴硬。”桃虎大声说着,生怕雷雨声比过了他。

    桃柔儿叹了口气,转过神才想起问陆平。

    “老爹!你确定老爷他们出城了吗?”桃柔儿掀开车帘,爬陆平身后大声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