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悠悠黄河,焉能回还-《古装大明星》


    第(3/3)页

    被叉出去后,关世就来到了“黄河”边上。

    与此同时,摄影机也开始动了。

    这一幕采用的是推镜头拍摄,摄影机由远而近,朝对象不断推进,使画面呈现由整体到局部,由分散到集中。

    作用很简单,突出主体,也就是“沮授”这个人物的内心。

    以此来反应袁绍的判断失误,以及臣下党争的混乱,为曹操后来的翻盘进行更进一步的铺垫。

    关世主动向镜头姗姗走近几步。

    不知情的人感到莫名其妙,推镜头了,你怎么还往镜头前面走?

    但看到镜头内容的人,却全是眼前一亮。

    这时候的关世,下半身已经不在镜头内了,但从上半身的形态,依然能看到整体所呈现的步履蹒跚。

    关世将眼神放得很远,眉头微微一挑。

    这是他看见的场景,沮授在回忆。

    《官渡》到底只是一部电影,和他的记忆并非完全一样,但这一幕场景,记忆里是有的。

    黄河边的沮授,在回忆过去。

    回忆当年与袁绍初见,高论“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诛讨未服”。

    那是不亚于隆中对的问策,也正是这一番论策,让沮授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上任监军,成为袁绍在军中的直接代表。

    而后又在回忆连续三次献策被拒绝,权力被分散,渐渐连军帐都进不去。

    关世从回忆中把自己拉回来的时候,眼神立刻跟着回来,飘忽不定,滔滔黄河水流淌,却不知道应落在何处。

    没有了志大才高、文武双全,只透出些许无奈。

    “在上者...骄纵,在下者贪功,悠悠黄河,焉能回还!”

    “......”

    “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