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二次福州战役-《五代十国往事》


    第(2/3)页

    其实导火索并不重要,二次福州战役有其必然爆发的内在逻辑:

    南唐几乎倾举国之力吞并闽国,却并未获得丰厚的回报,赔本赚吆喝,在南唐的账本上,福州属于应收账款,收复福州是南唐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成本投入的角度上看,吴越国可以说是捡了福州的便宜,但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看,福州又关乎着吴越国的核心利益。

    简单说,福州是南唐的面子,是吴越国的里子。在福州的归属问题上,双方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也不会止于福州城下的胜败,它会陪伴双方始终,直至一方彻底消亡。

    所以说根本不用纠结于这场冲突的导火索。瓜保熟不保熟,从来不是瓜摊儿老板挨刀子的原因。

    950年4月,查文徽被押到杭州,钱弘俶用他做了一个大全套的献俘礼,献于五庙。吴越国史官无不骄傲地记载道:「先是,征伐以来,擒获虽众,而献俘之礼,至是方备。」

    自钱镠以来,江淮双雄屡有征伐,互有擒获,为什么一直没有规范献俘之礼呢?那是因为两家相争以来,吴越国从来没有生擒过像查文徽这种级别的***。当然要显摆一下,告慰钱镠、钱元瓘的在天之灵。

    7月,南唐李璟派使者归还了吴越国的战俘,并请求置换查文徽。年轻人钱弘俶就不讲武德了,摆出一副大度的样子为查文徽摆了一场饯行晚宴,却在酒中投入某种神秘的慢性毒药,查文徽回国之后,毒性发作,经南唐御医全力抢救,保住了一条命,却从此变成了哑巴,只能退休致仕,十年后凄惨离世。

    这种t的事儿怎么能记载呢?《吴越备史对此只字不提,《十国春秋帮其补全。

    二次福州战役之后,后汉刘承佑敕授钱弘儇知福州。钱弘儇是钱元瓘第二子养子,此前为东府安抚使,

    如今被刘承佑点名知福州,这是中央朝廷对诸侯国表示优宠的一般操作,并非是要分裂吴越国。重点不是钱弘儇奉诏知福州,而是钱弘儇东府安抚使的岗位空出来后,谁来顶替。

    钱弘俶选择了钱弘亿。没错,就是刚刚卷入「钭滔谋反案」的钱弘亿。东府,即越州,是吴越国的副都、陪都,越州在吴越国的地位如同洛阳、长安在中原。把一个「谋反」嫌疑人放在这个位置上,可见钱弘俶对钱弘亿的信任,也更能说明「钭滔谋反案」确实只是政治需要而已。

    11月,钱弘俶向后汉进贡绫绢两万八千锭、银器六千两、绵五万两、茶三万五千斤、御衣二袭、通犀带戏龙金带各一围,用如此丰厚的重礼作为谢恩礼。钱弘俶显然不知道澶州发生了什么,否则这一大笔钱就能省下了。就在本月,刘承佑遇弑,太后临朝,次年951正月,郭威建立后周,改元大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