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董承最是活跃,走动至杨彪处,想让他能帮忙运作一下,可以得见天子。 他们每日若有朝,都能见到,可那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有荀文若看着,不敢造次。 在尚书台的荀文若权力极大,而且是曹操重臣,如果被他发现端倪,定然也会有麻烦,思来想去,唯有杨彪有这样的身份和名望,可以在大殿之外的地方,带他们觐见天子。 后,杨彪几次请见,终于得到了天子的召见,然后在后花园请见天子,刚见面董承就已经迫不及待,示意天子将近臣宦官驱走,他有话要亲自密言。 刘协轻咦了一声,但还是依言如此,对赵温说道:“卿且退去,我与诸位大臣相聊,不必在侧伺候。” “喏……奴婢,奴婢告退。” 赵温只看了一眼,没敢多说什么,毕竟杨彪也有威严,在朝中向来有些许地位和声望,得朝臣尊敬,且痛恨宦官。 于是撤去远处。 不过,园内依旧还有不少禁卫在看,他们虽听不到,估计也会将这事告知曹仁。 董承恭谦在下,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继而进身半步说道:“陛下,最近可好?” “董爱卿,你如今是贵为国丈,乃属是外戚,可曾知晓自古来外戚干政之祸?今时朕在位已是危机四伏,全仰赖曹氏扫清邪障,今日在后园相见,实乃是感念卿之功绩,下不为例。” 刘协说完较为冷淡,让董承的心里忽而抖动,好似心口里有什么凉意流出,一时难受至极。 不过他还是不甘心,当初在长安时候,凭借忠诚和关护得到信任,这是患难与共的情谊,他不信天子真的会因为曹操的虚情假意而疏远他们。 是以,董承将想说的话在心里默了一遍,再次躬身道:“陛下,臣冒死来见,实则是心中有急切之言,进于圣驾之前,若是不能言,死不瞑目也,如今陛下身边且也是危机四伏,为何不曾感知其危?” “不光四周有强敌环伺,而且朝中依旧如此,我等近臣已经被架空久矣,陛下只闻司空尽力辅佐,但却不曾知晓,这皇城附近全是曹氏之兵,我等兵马皆只能在外,而曹操拥兵自重,早已将自己当做了董卓!他表面上尊敬陛下,实际上却只当自己为天子也,其兵马之众,远超当年董卓,且军权在握,随时可以推翻大统!” “住嘴!”刘协眼神忽然一凛,目露精光威势赫赫紧盯着董承,且在痛骂时候冠冕抖动,“尔等进言,还是只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说司空拥兵自重,不尊大汉之政!可现在在外有篡汉逆贼的时候,是谁当即带兵去剿贼!?” “司空在外行军作战,为我大汉讨逆,尔等在朝中进言,居然是为了诽谤其心!!当真令朕太过失望!若是如此,朕取缔三公,让你董承来做丞相,总揽军政大权,伱是否就满意了?!这样那所有人都是忠臣?!如此你也不会做董卓之行,是也不是!?” 董承愣住了,听完之后直接跪伏在了地上,匍匐在刘协面前瑟瑟发抖,一直以来,他所认识的刘协都是仁厚温和的,至少绝对不会在人前这么发火。 这等威势,是何时有的?又是与谁人学的,他好似已经有了天子的威严,不再是长安那个任人宰割的如玩具般的汉帝。 董承的内心,第一次出现了恐惧。 他或许真的说错话了?! 但曹操一定是有贼心的,难道天子不知现在军中大权几乎都在曹操手中,他自己有粮草钱财调配的权力,除却天子的礼度之外,他已经完全和拥有大权的王公没有区别了。 “陛下……” 董承伏首在地,“是臣言辞不对,但此情不得不防,陛下当思权臣把控权势,如今陛下已经逐渐成熟,当控权于掌中才是。” 刘协冷然不语,面色十分不悦,更是直接看向了杨彪,此刻这园内凉风吹拂,池水荡漾,侍卫们同样以目光看了过来,如此态势,令杨彪也是不寒而栗,不自觉的匍匐下去,颤抖不敢有所动。 而此刻,刘协叹了口气,道:“诸卿,即便朕要司空还政,当徐徐渐进,朕疏于天下多年,不少政事需要博学而多思,方可有所建树,否则日后理政一样没有好处。” “你们可知晓,郭孟誉?” 董承和杨彪趴着对视了一眼,微微点头同声道:“知道此人。” 刘协表情板正严肃,不曾有动容之语,只是淡漠的道:“他勤学之名,许都皆知,日夜勤于读书而不辍,有所得则乐而忘形。他非是重要大吏,依旧如此勤学,为何朕不能?” “这位郭卿曾与朕说过,当以学为主,且放权于真正忠臣,再待日后逐步收回皇权,如此也是一段君臣佳话。” 董承听完这句话,头皮顿时发麻,脑子直接仿若遭了捶打重击一样,更加大声呐喊起来:“啊?!陛下,这个人也信不得啊!!” “这郭孟誉,乃是曹操的女婿,两人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定是以此诓骗陛下,这绝对信不得呀!!” 我的苍天,陛下身边奸佞如此之多,简直是……防不胜防!!!如此下去这皇权也丢了不说,您还要帮着他们数钱呐! 日后定是恨不得把皇位都禅让了还要夸赞曹操是千古忠臣,如此态势根本就不对了,郭孟誉也是个奸贼来的! 第(1/3)页